第(3/3)页 “建设成本不一定增加了,因为有些是计件的,干的多就拿的多,那么百姓们就拼命的干,而我们现在就是缺物资,也算是缓解了我们所需。 其次则是用成本换时间,给予了奖励后新农村建设的就快了,如此以来迁移来的百姓就能居住上,快速的投入耕种之中,如此就能产出大量粮食。” “这个想法很不错!” 趁着顾亭林阐述的时间,崇祯大致翻看完了册子上的内容,脸上说不出的怪异。 后面的常用语倒也还算正常,诸如你最近过的怎么样、很高兴认识你、今天想吃点什么…… 但前面的几十句就让他有些尴尬了,诸如诸如:我爱大明、大明万岁、大明威武、忠于大明!陛下圣明…… 尴尬归尴尬,但还是还是非常认同的。 新农村的建设至少要一两年的时间,学会大明常用语加上与工匠们一起干活的交流,怎么着都能学会很多大明话。 加上管吃等等,饮食和习惯上都能给纠正过来。 这些来干活的人纠正过来了,回到家中就能影响自家孩子和周边的人,目的就达到了。 各个行业的招数都不一样,但效果都极为的显著,缺的就是时间。 等迁移的五百万百姓进入大明,那同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,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后本地人的都说大明话。 等到十几二十年后这一批人老去,下一代从小就接受大明新农村学堂教授的孩童就成长起来了。 到时候不仅说大明话还会写大明字,至于他们本土的语言和文字则是慢慢的被遗忘。 或许几十年之后,本地的语言和文字将成为史书上的记载、乃至成为‘天文’,如此同化就完成了。 一念至此,崇祯将书递给了顾亭林,眼神灼灼的看向他。